一直以来传统教学以书本知识的静态传授为主要目的,而信息技术的参与使教学中的结构材料多元化,并能提供对多种结构材料进行加工、组合、整理的技术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认识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于是我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教学,为课堂教学增加了新的活力,借助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的局限,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其课余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数学素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对“时间单位”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知识,并把所找到的资料在课上与同学们共分享。通过交流,发现学习的资料极为丰富,如:年的传说,农历和公历的产生,平闰年的来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资料和图片……在搜集资源、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还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情深,成功接爱了一次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再比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搜集有关数据,课上让学生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今后必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告成镇镇直小学数学组 肖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