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随笔 > 正文
[少林路小学]真正的麦田守望者——常书霞老师的课给我的启示
作者:df030 来源:  日期:2021/1/21 16:10:44 人气:341

我与常书霞老师是多年的同事了,但我对她授课没什么印象,只是觉得她工作态度端正,备课很认真,成绩也好,却不知道她成绩好的真正的原因。起先以为是她勤勉、善于抠学生。今天听了她讲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才明白,她不仅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而且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她才是真正的麦田守望者。常老师的课有以下特点:

一、紧扣课标,静水流深。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常老师的这节课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煽情的语言,仅凭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就实现了这一教学目标。《麦田守望者》这本书让我明白:知识不能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应该是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与思考,从文本中体会到的。在这节课上,常老师深入浅出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一次次拓宽。她不仅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还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鲁迅先生精神的感召,向鲁迅先生学习,长大后成为像鲁迅先生那样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成为张载笔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的人;成为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

上课之初,常老师引领学复习:“同学们,上节课鲁迅的侄女回忆了鲁迅生前的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有位同学回答了五件事:(1)趣谈《水浒传》;(2)笑谈碰壁;(3)燃放花筒;(4)救助车夫;(5)关心女佣。

常老师问其他学生:“作者分明写了六件事,为什么这位同学没有提到第一自然段‘沉痛悼念’这件事呢?”

有学生立刻站起来回答:“因为这五件事是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的事,而“沉痛悼念”这件事是鲁迅先生去世后民众对鲁迅的悼念,不是鲁迅生前所做的事。

常老师的这句点拨使全班学生明白此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为后面学生感受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深深怀念做好了铺垫。

常老师接下来问:“作者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学生回答:“他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

接了他这句话,常老师顺利过渡到了第二个环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

A同学回答:“我从他家的女佣阿三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不清东西,鲁迅劝她多休息,还不让他干重活儿这件事中感受到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

准确的说,A同学的回答只表明鲁迅为别人想的多,并不能说明鲁迅为别人想得多。看到这个情况,常老师点拨“是呀,鲁迅先生是个一关心他人的人。而他自己此时的身体状态怎么样?”通过常老师的提醒,同学们立刻就发现了这样的回答并不完整,关注到了鲁迅自己病得很厉害,但仍然坚持工作,他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反而很关心家里的女佣的身体,劝她多休息,少干重活儿。通过对比发现鲁迅真的是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可贵品质,立刻有同学站起来补充。

B同学分享说:“我从鲁迅救助车夫这件事中感受到他是一个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

常老师引导他:“这一部分抓住了鲁迅的什么进行描写的?”他想了想回答:“抓住动作来描写的。”常老师亲切地问:“具体通过哪些关键词来写的?”那位同学看着文本略加思索回答道:“通过‘扶、蹲,跪、夹、洗、敷、扎’这几个动词体会出来的。”常老师问同学们:“‘车夫’是哪些人的代表?”有同学说是劳动人民,有人说是老百姓。常老师接过学生的话,说道:“鲁迅在《自嘲》这首诗里曾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而‘蹲’和‘跪’正体现出鲁迅俯身甘为孺子牛的形象。”此时在台下听课的我想到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所说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不正是这一类人的代表吗?

在讲到救助车夫这个小故事的时候,常老师问学生:“鲁迅为谁叹息?”学生有些茫然。她说道:“当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劳动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拉车的人穿不起鞋子,光着脚拉车,受伤后得不到救治。此刻的鲁迅在为深叹息?她这一点拨学生明白了。

A同学:“他为民众叹息。老百姓过着衣食不安的生活,一定是受到了当权的层层盘剥。受伤后得不到救治,说明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完整的社会医疗体系,这触动了鲁迅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为穷苦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听了这些,常老师诱导:“除了民众,他还为谁叹息?”

B同学:“他为国家叹息。此时的国家死气沉沉,看不到一点希望,他为国家的命运而叹息。

按理说课程讲到这一步,应该说是点拨很到位了。鲁迅的高大形象已经刻在学生的心里了。但常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止步,她再次追问:“鲁迅仅仅是为民众和国家的命叹息吗?”

12岁的孩子能想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她泰然自若地说:“鲁迅做为一个有理想信念的人,他看到民众的生活如此艰辛,国家前途一片黑暗,此时他内心会怎么样?他在为谁叹息?”

此时学生立刻就明白了:“他在为自己叹息。他为自己无力改变国家的命运而自责。

常老师长吸一口气,说:“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忧国忧民、爱憎分明,毛泽东称他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一生以笔为武器,呼吁民众起来反抗,与黑暗的社会势力做斗争,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魂。学了这篇课文,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A:我要成为像鲁迅先生那样忧国忧民的人。

学生B:我长大要成为像鲁迅先生那样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人。

学生C:我要成为像鲁迅那样为自己想的少,为自己想的多的人。

……

学生的回答,让课堂立刻沸腾起来了,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语言丰富多变,七彩纷呈。常老师激起了学生的斗志,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因势利导,自然而然。

在这节课上,我有个疑问:常老师在讲到鲁迅和家人除夕夜燃放花筒时并没有讲到他的神态描写,而是在讲到鲁迅‘救助车夫’时的神态描写时又回过头讲到他和家人在一起时的神态描写。这到底是临时初刀还是提前就设计好的?我感到很奇怪。课下,我问常老师:“你是课前就设计好要把鲁迅的两次神态描写放在一起对比着讲,让学生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还是前边忘了,后来想起来又回过头来讲的?”她说:“我课前没有这么设计,是根据课堂情形临时发挥的。学生在谈‘燃放竹筒’这一部分的时候,没有关注到鲁迅的神态描写,但是我又不能强行把学生的思路拉到这个点上。所以,我在学生谈到‘救助车夫’这一部分的时候再次提到前面关于鲁迅的神态描写,让学生关注到两次神态描写的不同,从而感受到鲁迅对家人的爱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担忧。”说到这里,她语重心长地说:“课堂要因势利导,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的思维。自然是课堂最好的状态,学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思路也最清晰,获得的直观感受也最真切。”

听了她的这番话,我更加坚信:常老师是真正的麦田守望者。她的课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是细微之处见真知。她深谙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强求,不刻意,而是通过及时、巧妙地点拨,让学生的思想与文本发生碰撞,最终自己领悟到这一层。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每一位老师都尽职尽责,才能接力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递,人格的塑造,使他们拥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常老师就是这样,在教育的麦田里,默默地辛勤耕耘,任无数个春华秋实在她的临风守望里匆匆转身,她依然保持着当初的那份热忱,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她才是真正的麦田守望者。

文:登封市少林路小学 申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