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活动现场
杜玉萍老师解读课标
王梦鸽老师《食物链》课例展示
朱少英老师课后点评
研训员杨向丽老师做活动总结
为深化落实《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推动实践育人方式变革,5月20日,登封市小学科学学科主题研修活动在登封市通达路小学进行。全市各小学科学教研组长、五年级科学教师代表及学科研训员参与此次活动,通过理论解读、课例观摩、互动研讨等方式共探科学教育创新实践。
通达路小学杜玉萍老师围绕“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核心概念,系统解构知识图谱与教学逻辑,提出“三阶递进”教学策略:以具象化情境建立认知起点,用结构化探究促进概念生成,借跨学科实践实现迁移应用。强调教师应注重“观察-建模-论证”的科学思维培养路径,通过项目化学习架设学科本质与生活实践的桥梁。
【课堂实践】王梦鸽老师执教《食物链》示范课,以“物质能量流动”为主线,创新运用“生态剧场”等形式,引导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特别设置“能量传递”体验环节,学生化身生态角色,在情境演绎中直观理解物质循环规律,展现“做中学”的鲜明特色。
【深度研讨】在评课环节,朱少英老师从目标达成、活动设计和素养培育等维度进行了点评。他指出,该课例通过“三境贯通”实现深度学习:真实情境驱动问题解决,实验情境培育探究能力,迁移情境发展创新思维。针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概念认知难点,创新采用阅读解码与角色扮演双轨策略,使抽象概念可视化、具象化。
【专业引领】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杨向丽作《核心概念教学实施策略》专题报告,针对当前存在的“知识碎片化”“实践表面化”等问题,提出“三维突破”方案:纵向贯通课标要求的学段衔接,横向构建跨学科概念网络,立体化设计探究实践活动。强调科学教育应实现“三个转向”——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立意,从单向传授转向共生共创,从教室空间转向生活场域。
此次研修活动以“三维赋能”构建科学教育新生态,为登封市小学科学教育注入新动能。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耕课堂,以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融合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证精神与创新品格。
图/文 登封市通达路小学 何亚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