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讲座中
教师们认真听记
现场指导游戏
为提升教师对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认知、设计与实施能力,助力发展共同体各园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园所教育教学水平整体跃升。28日上午,市直二幼及雷亚丽名师工作室特邀资深幼教专家刘明阳老师开展了“户外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实施原则及要求”专题讲座。
培训开始,刘明阳老师围绕“户外体育活动的原则”展开讲解,强调户外体育活动设计需牢牢把握三大核心依据:一是严格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健康领域的目标要求,确保活动方向与国家幼教政策高度契合;二是充分结合幼儿身体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设计适宜的活动内容,如小班侧重基本动作练习、大班侧重综合运动能力提升;三是兼顾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与挑战性,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天性,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
随后,刘老师针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联系”进行深入剖析。他指出,二者在组织形式上均需教师提前规划活动流程、准备活动材料;在面向对象上均以全体幼儿为核心,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与全面发展;在活动形式上均包含热身、主体活动、放松三个关键环节,为幼儿营造安全、有序的运动环境,二者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共同服务于幼儿身体素质的提升。
在“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区别”部分,刘老师通过案例对比,清晰梳理出二者的核心差异:体育活动更侧重规范性与技能培养,如队列练习、体操训练等,目标指向明确;而体育游戏更强调趣味性与自主性,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设定游戏规则,让幼儿在玩乐中自然发展运动能力,幼儿的参与度与创造性更易得到激发。
最后,刘老师聚焦“体育游戏设计原则”,从安全性、趣味性、层次性、整合性四个维度给出具体建议:安全性是首要原则,需全面排查场地、器械隐患;趣味性需通过故事、竞赛等形式增强,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层次性要兼顾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设计难度递进的任务;整合性则需融入健康、语言、社会等多领域教育目标,实现“玩中学、学中乐”。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发展共同体各园所及雷亚丽名师工作室的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户外体育游戏设计与实施方法。参与教师纷纷表示,通过培训不仅厘清了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的概念边界,更掌握了科学设计户外体育游戏的核心策略。相信在此次培训的推动下,郑州市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各园所的户外体育游戏教学质量将实现新突破,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图 登封市直属第二幼儿园 杜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