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会现场
刘佳祥老师读书分享《一线带班》
刘小玲老师读书分享《把平常心带进教室》
赵晨璐老师读书分享《等一朵花开》
张倩老师读书分享《一句顶一万句》
孙高明老师读书分享《活在课堂里》
董怡晨老师读书分享《悲惨世界》
夏日悠长,书香清凉。为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营造浓厚书香校园氛围,助力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启,8月29日上午,登封市直属第三初级中学成功举办了以“赋能新学期·聚力共成长·同筑教育梦”为主题的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共六位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的阅读心得与教育思考,展现了学校教师深耕教研、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
聚焦带班艺术,守护平凡匠心。七年级的交流在务实与温情中展开。刘佳祥老师首先分享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一书。他着重介绍了书中大量接地气、可操作性强的班级管理“小妙招”,如如何高效组织背诵、默写,如何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如何保障课外阅读质量,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家校沟通等。他认为,该书充满“烟火气”与教育智慧,其背后折射出的更是教育工作者的“耐心、爱心、恒心”以及在琐碎中探寻方法、解决问题的“钻研之心”。他呼吁同仁们将书中经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有计划地一步一步来”,“在平凡的事业中用心耕耘”。刘小玲老师则结合阅读《苏东坡传》与《当下的力量》,带来了题为《把平常心带进教室》的分享。她从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豁达人生中汲取力量,提出教育工作者应学会“换个地方看风景”,拒绝无谓焦虑,专注当下。她指出“焦虑的真相是能力配不上欲望和野心”,并倡导以“允许一切发生”的平和心态面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从而更好地守护教育的初心。
静待生命花开,探寻沟通真谛。八年级的分享充满了对生命成长与心灵沟通的深度思考。赵晨璐老师分享了林帝浣的《等一朵花开》。她以等待花开的生动比喻,阐述了教育中所需的“耐心和毅力”,强调“等待是一种美好的状态”,让教育者有时间去反思、静待生命的绽放。她分享书中观点,呼吁要“珍惜当下”,感恩每一份付出,并指出“有趣才有诗意,眼界就是远方”,为教师的人生与职业发展提供了浪漫而深刻的启示。张倩老师带来了对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解读。她从“人际沟通的真谛”、“孤独与自我成长”等角度切入,深刻剖析了书中关于“寻找说得着的人”的核心主题,强调了“有效沟通”与“情感共鸣”的重要性。同时,她也分享了关于如何与自我“自洽”、在“出走(向外学习)与回归(向内沉淀)”中实现个人成长、最终“成为内心丰富的自己”的思考,鼓励大家真诚沟通,享受成长过程。
深耕课堂沃土,感悟人性光辉。九年级的交流聚焦课堂本质与经典文学中的人性探索。孙高明老师分享了李政涛教授的《活在课堂里》。她将此书誉为一部写给课堂的“抒情诗”,阐述了课堂“已有的样子和应有的样子”,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风格和世界风采”。她感悟到,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舞台,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生命的千差万别造就了课堂的千姿百态,“教师活得精彩,课堂才能上得精彩”,号召同仁将生命融入课堂,展现价值与光彩。董怡晨老师则深入剖析了雨果巨著《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与沙威这两个核心人物。通过人物介绍、故事回顾与视频片段,她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解读,揭示了“人物的过去无法定义未来”的深刻主题。其分析细致入微,感悟深刻独到,引发了在场教师对人性、救赎与规则的深层思考。
本次读书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阅读心得的分享,更是一次教育智慧的碰撞与情感的共鸣。六位老师的精彩分享,涵盖了从班级管理、心理调适到课堂构建、人文素养的多个维度,充分体现了该校教师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专业精神。活动有效凝聚了团队力量,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进一步坚定了全体教师“同筑教育梦”的信念与决心。
该校表示,将持续打造书香校园,助力每一位师生在阅读中汲取力量,在思考中不断成长。
图\文 登封市直属第三初级中学 赵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