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思老师的课堂
张丹老师的课堂
评课环节
为深入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探索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新路径,5月28日上午,登封市团结路小学开展了教研活动。刘娜思、张丹两位教师围绕《杨氏之子》一文展开同课异构,以目标导向、过程呼应、评价一体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为全体教师呈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生动范例。
刘娜思老师以清晰的学习目标为引领,将“理解文言文大意,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作为核心任务,通过“字词疏通—文意解析—人物品鉴”三环节层层推进。教学中,刘娜思老师巧妙运用情境创设与朗读指导,带领学生逐句品味文言文的语言魅力,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充分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沉稳大气的教学风格。
张丹老师则以“学生主体性”与“教学评一致性”双线融合为设计主线。课堂中,张丹老师通过分层提问、小组合作、课堂观察记录表等工具,对学生的参与度、语言表达、思维深度进行全程评价。在“语言精妙处赏析”环节,引导学生依据“表达流畅度、观点独特性、论据充分性”三维评价标准开展互评,以评促学,推动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
课后研讨环节,陈学锋校长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核心,对两堂课进行专业点评,肯定了两位教师在目标设定的适切性、评价工具的有效性、教学活动的呼应性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同时就评价反馈的精准度、目标达成的可视化等细节提出改进建议。全体语文教师围绕“如何优化评价设计以驱动学习目标达成”展开热烈讨论,从学习任务设计、评价量规制定、动态反馈策略等维度分享经验,深度剖析教学评一致性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既是对“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探索。未来,登封市团结路小学将持续深化课堂改革,以精准化目标、多元化评价、高效化教学为抓手,构建更具生命力的语文课堂。
图/文:登封市团结路小学 杨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