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的一天,带着对陌生城市的憧憬,带着对新生事物的好奇,我们文科组一行老师坐上汽车一路谈笑,一路颠簸来到了汝州市市区的一所小学去学习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这是我与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第一次邂逅。记得那节课上几位老师设计的是《美丽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几位老师时而发言,时而讨论,短短的几条学习目标竟然讨论了两节课的时间。当返程的汽车把我从昏睡中惊醒时,我不禁回味并感慨起这次的旅程:每一条学习目标的制订,居然都要按着课程标准去寻找依据;每一条学习目标的达成都需要经过评价活动来落实。正规、科学!
转眼间,春节到了。看着日益丰富的各种年货,握着即将绽放的烟花和礼炮,再看看手中的阅读记录表和《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操作》这本书,我清醒的意识到:再不学习就要过年了。于是我一遍又一遍的读着这本书,一篇又一片的作者记录。原本觉得无聊而有乏味的学习,也渐渐觉得有意思起来。当我读到一切目标的制订都要基于课程标准,都要基于学科的专业标准;当我读到目标达成需要知道学习起点和终点,教学活动要再有意义的学习中达成时。不禁疑惑:理论上讲得头头是道,但这又该怎么操作呢?但是这些疑问又很快再下篇的操作要领中得到了解答。
时间进入了2025年,新学期也开始了。我带着自己的一篇教学设计诚惶诚恐的思考着不知合不合格的时候,突然听说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月25日,中心小学的韩朝阳书记为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培训会。在这节课上,我第一次知道了学生是行为的主体,完成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必须精确的选择且只能是一个,而更加重要的就是设计未完成这一学习目标的条件。是的,从此我将为寻早条件而奋斗。更加令我震撼的是云雾不分的语文学习目标竟然只精简到三个内容:总结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从此,语文不再是无边的海洋,他只需完成自己该完成的过程;从此,语文不再是一团迷雾,走完全程只需三步。
检验说来就来,我们四年级语文组的四名老师领着学校安排的教研任务开始了自己的研习过程,我们选的课题是现代诗《绿》。我们前前后后翻阅着学校群里的三篇范文,再加上优教通里的教学设计,整个电脑屏幕都铺满了。东拼西凑,比葫芦画瓢,终于完成了初稿。到了讨论的环节,我们为了选择一个有效的学习条件,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中。因为排除了记叙文的方法,排除了高年级的方法,那就什么都不剩了。无奈,我们又只好从课标的只言片语中去拆解去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痛苦的不是创造有多难,痛苦的是你必须接受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
在之后的学习中,出现了更多的规范,出现了更多的引领。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思路更较清晰,程序更加规范。我也逐步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接受一个新生的事物是痛苦的,因为他要打破你原有的认知;接受一个新生事物也是愉快的,因为他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文:告成镇镇直小学 孙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