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而言,自己的班级就是自己的第二家,所以所赋予的感情极其深厚。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条规律: 有一个健康、向上、团结、文明的班集体;才能有健康文明的学生。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而言,在接手一个新班以后,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班级的一日常规管理工作,下面就这一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有规可依
凡事都要有规定,否则必定大乱。对于一个由几十个孩子组成的班级,没有合理的、有力的班规,则此班必然成为全校的大乱。班规的制定虽无定法,但也有章可循,这个“章”即要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班的规定。
二、管理到位
这里所说的管理主要有纪律管理、学习管理、班干部管理、卫生管理等主要的班级管理事项,还包括班会、家长会、班科联系会、学生会等教育活动,这些管理贯穿于班主任日常事务中,是每一个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的基本功,不仅要掌握它们,而且还要驾轻就熟,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具体来说应该这样:
1.纪律管理有了良好的纪律管理,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和谐,学生就有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规范的制定一方面可以来源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发布的规范,另一方面,也可以是让本班学生自己写下一些他们认为必需遵守的规范,然后师生共同协商最后形成规范,规范一旦制定,则全体学生及班主任共同遵守,共同监督,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奖惩不容许有特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规矩,班规才会有效。
2. 学习管理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所以学习管理也是所有管理中的首要任务。这方面的管理虽然与各个任课老师息息相关,但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承担主要工作,协助其他任课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包括作业的收交,上课听讲,课下主动向老师问问题,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监督。不管什么样的方法,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各位老师,需要根据自己班的情况以及工作实践形成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3. 班干部管理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重视班干部的管理,尽量让每个孩子参入到班级管理中来,让孩子们都来成为班级的主人,我在班级管理中,除了班级的主要干部外,将班级的各项事务细化再细化,然后分配落实到个人,做到人人有事管,人人是主人,这样做的好处是尽量不让那一个孩子成为旁观者。班主任对主要干部要及时指导,主要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同时也让他们的工作在同学们的监督之下。我在每学期开学前就会宣读“评优标准”,即优秀班干部评选标准,通过评比,能有效提高班干部的管理水平。此外,我们还可以实行值日班干部制,鼓励有能力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会让班级充满活力和激情。
4. 卫生管理 保持教室室内外的清洁卫生,既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让学生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体会到身心愉悦,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在卫生管理方面,首先要做到责任明确,即值日表必须不可少,其次,要做到工作细化,即教室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得到,再次,还要做到示范在先,即教室的示范作用。有些活学生第一次不一定会干,例如,挂窗帘的工作,学生未必会干,这就需要教师的示范和教,最后,一定检查和监督相伴而行。有检查,才有进步。
各位老师,班级管理无定法,但是有“规”可依,即本班的实际。作为班主任,别人的经验职工借鉴和参考。我们应该从本班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创造出适合自己和本班的最佳班级管理方法。相信每一位班主任都会收获到自己的喜悦。
文 东华镇中心小学 刘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