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都用过让学生抢答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时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并在抢答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也会渐渐的喜欢语文、英语这种语言类的科目。小学生嘛,就是要多读多说,多讨论才能在讨论中形成知识的迁移,同时也为高效课堂创造自由民主的氛围。学生在抢答时,教师是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生动活泼。,也就是从教师被动的灌输变成了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这就会让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改变。
当然,学生抢答的课堂往往会难以控制。会出现活跃的学生总是前面几个学生,大多数学生不是不抢答,而是因为不会,只好在课堂上沉默,甚至会出现混乱的局面,这就会造成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那么我们老师就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调控作用:要注意那些不举手的同学,多给予他们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发言,答错也没关系。也要给他们适当的加分。我们每个班里边的小组都有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学生,那我们分别做把一分、两分、三分、四分奖给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学生。这样,三号和四号学生就会在小组成员的极力怂恿下,为小组荣誉而战,既获得了回答问题的机会,也给小组增添了光荣,何乐而不为呢?我自己觉得,每个老师的课堂抢答,这里面需要有一些小技巧。我在自己的课堂上是这样尝试的:例如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设置的问题有简单的单词、词组,再到句子、小短文的写作以及知识点的总结这样一个由易到难的一个梯度设置。简单的单词、词组,即使是三号四号学生,他也能抢答对:而越往后涉及到的句子呀,短文以及知识点总结的时候,优等生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简单的问题,我们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句子、小短文、知识点的总结这样的问题肯定是由优等生来抢答,这样就充分发挥了优等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更重要的是,让优等学生最后点评补充总结,对他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抢答这样一个氛围中,就培养了学生善于谦让,善于总结、团结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抛开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迎来了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杜郎口风暴”这些与众不同的教学模式。虽然“杜郎口风暴”也曾引来不少质疑的眼光,但总归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变教案为学案,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教、学生的学,变学生的单打独斗为小组的团结协作。那么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的中,学生的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亲爱的老师们,我们传统的课堂模式,有听讲、阅读、试讲、演示,我们也总觉得在课堂上嘴皮子都磨破了,可孩子们还是记不住。亲爱的老师们,你知道吗?我们这种灌输式的、被动式的学习,学习内容的留存率最高只能达到30%: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实践、让学生当“小先生”来教给他人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留存率能够有90%。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网上经常流传一句话,做懒惰的家长,培养最优秀的孩子。所以,亲爱的老师们,我们是不是总认为不该放手?是不是总害怕自己讲得少,学生因此听不懂呢?其实不是这样的,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预习五分钟,老师只讲15分钟,剩下的交给学生就可以了。试想:一个小组四名学生,一号需要分别讲给二号、三号、四号学生,那他前后就讲了三遍,四号也因此听了三遍。这样的效果和只讲一遍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以上仅是我的一点肤浅的认识,关于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我将继续摸索。
文:东华镇南店小学 刘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