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超渊老师今年57岁了,从教34年来,他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教书,他是校园里一棵常青树。
冯老师刚毕业时,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90年代,他的普通话让山里娃娃们眼前一亮,即使受到批评时他们也一脸享受的样子,只有在电视或广播里才能听到播音员一样的声音,居然和自己面对面谈话,那份仰慕从心底发出,再加上他语气中充满期待,学生们对他是由衷的敬佩,并在心底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我长大后也要像冯老师一样文质彬彬。
他最初是语文老师,他充满磁性的声音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们如痴如醉,大家记忆犹新的是他朗读《背影》,在读到父亲蹒跚的背影穿的过铁道时,他的声音哽咽了,眼眶红红的,全班同学也被他的情绪感染,都默默地低下头,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水,这种共情直到大家成年后才明白,情绪是有感染力的。他用真挚的情感影响着学生感受文字里的美,感受语言的魅力。
元旦文艺汇演上,他一曲《小白杨》再次震惊了全场,他高亢饱满的声音又征服了一众学生,从此校园里各个班级都传唱着《小白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冯老师没有刻意去教育,但他的影响让山里娃们心中有了目标有了方向。
运动场上,他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爱好者,奔跑、传球、投掷、篮板,他全力以赴。学生们最享受的是元旦时的师生友谊篮球赛,他的一帮小粉丝们和冯老师一起在篮球场上切磋技艺,围观的学生们不断发出叫好的声音,他传递给学生们的是体育精神,享受体育运动带给自己精神的愉悦。
生活中他总是满脸微笑,笑着和学生打招呼,笑着走进教室。他服装整洁,一尘不染,头发飘扬,活力四射。走上讲台,他是博学睿智的老师;走上舞台,他是热情澎湃的歌者;走上运动场,他是敢打敢拼的勇者。生活不是只有一面,他用全面发展诠释了师之楷模。教育即影响,每个人都有影响力。
如今,他成了一名地理老师,课堂上带领学生游遍祖国大好河山,山川、盆地、丘陵、平原都是他烂熟于心的地理名词。心中有丘壑,胸中有山河,从古典诗词到山川大河,他把课堂演绎成了文化乐园,学生们徜徉其中,陶醉沉醉。
他常说:阳光、善良、向上,是他的人生底色,也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今我们确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丝光,一丝温情,一股青春的力量。也许人生本该如此,他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一首属于他自己的青春之歌。
图/文 君召初中 郭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