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丽老师在上公开课
范瑞丽老师在说课
初心不改 追光而行
范瑞丽,43岁,登封市崇高路小学教师。从教24年来,脚踏实地,努力奋进,不忘初心,追光而行。读书、学习、思考,日日与时俱进;昨天、今天、将来,永远师爱育人。
三尺讲台育英才,一支粉笔写人生。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繁重而漫长的“育人之旅”。于我而言,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为幼嫩的花苞不断地输送营养,只待有朝一日能闻到那扑鼻的花香。无论岁月如何更替,对教育和语文的热爱,我初心如磐;对教学和专业的提升,我奋楫笃行。
我与语文--深耕专业 滋养成长
不知不觉已经走上工作岗位24个春秋,虽然已不再青春激昂,但每当走在校园之路上,我的脚步依然矫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引领着孩子们徜徉在语文的百花园,穿行在文字的王国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那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我努力让孩子爱上语文。在成长的旅程中,让母语浸润孩子的生命,让文化的因子流淌在孩子们成长的轨迹中。首先,我努力备好每一课,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在阅读教学之路上,我是一名新生,我一直这样督促自己。所以,每一篇课文我都要进行深入的解读,然后阅读名师的课堂实录,再根据本班孩子的具体学情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最后制作课件。一节课备好后才踏实地离校。这两年办公室有了老中青的分界,一些老教师的经验和底蕴深深地影响着我,随时随地地请教成了我日常的功课。小娟、梅玲、晓婕......当遇到一知半解的问题,或者是重点弄不明白时,我都会第一时间向她们请教。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师永远都是一个学习者和前行者。我常常觉得一天的一节新课上好了,今天一天才有底气,老师的幸福感来源于课堂。在一次次的探寻中,我的高年级阅读教学越来越得心应手,在校级公开课中不断受到大家的好评,在登封市优质课活动中成绩优异。扎实有效的课堂使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在年级组中始终名列前茅。
其次,引领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学好语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所以,引领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是作为语文老师的第二个使命。最好的教育是身教,我带着我的孩子们一起来阅读。四年级一学年我们共读了《城南旧事》《小兵张嘎》《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世界经典神话》《呼兰河传》《十万个为什么》《森林报》《灰尘的旅行》《海底两万里》《特别女生撒哈拉》等书籍。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挤时间进行好书导读,读完后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指导孩子写读书笔记,在阅读指导中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为了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我调动孩子们的资源宝库,周五的晨会时间轮流进行好书推荐,不但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而且为孩子们的阅读拓宽了视野。好多家长看见我高兴地说:孩子最大的转变就是会安静地读书了。是呀!处于今天这个电子产品烦扰的世界,能坐下来静静地看书那是最美的风景。爱阅读的孩子才是走得最远的孩子。
我与学生--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法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一直把这句话牢记心中。自踏上三尺讲台那日起,我就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一头担的是义务,一头担的是责任。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之间发生了摩擦,我总是认真倾听,尽力帮助,因为我知道“教育无小事”,我用一颗宽容的心和孩子相处,允许孩子犯错误,并及时给予具体的帮助与指导。
爱学生容易,难得的是爱每一个学生。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也就有了所谓的“优等生”和“后进生”之分了。优等生处处受到重视,甚至一些小毛病也会被忽略,而“后进生”则不同,偶尔犯错误,换来的往往是批评和责骂。因此,能做到爱每一个学生的老师才是最伟大的。
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们总会遇到各种性格不同的学生。有一个姓申的男孩跟了我两年,听老师们反映,他就是在年级里比较有名的所谓的“乱头”,不遵守纪律,与同学闹矛盾,作业经常不交,成绩一塌糊涂。一接触到他,我就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入地交谈,我告诉他我的管班理念:第一,我不管你的以前,我们的相处从今天开始;第二,我不会用成绩去判定一个孩子,每一个努力的孩子都会被尊重,新学年希望我们合作愉快,相处愉快。从这次谈话中我发现这个孩子放松了下来,不那么对抗了。后来的相处之中,这个孩子也确实呈现出一定的问题,但我发现他单纯、善良、勤快,所以我就利用他的这些特点,让他在班级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餐的时候让他为同学们去要餐,课间的时候让他去倒垃圾,一桶水用完了让他去送水桶,这些他都干得很好也很高兴。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我开始在班级中有意地表扬他,发现他更多的闪光点。他逐渐和同学们融入到了一起,学习也有了动力,作业也能及时地上交了。我还把他评为了“崇善少年”(这是我校学生很重视的一项荣誉)。虽然最终他的学习并没有大的提高,但他的行为已经明显不再"出格",教过他的老师都惊奇于他的变化,我想这就是最好的成长吧。
我把班内的工作都安排给每一个孩子,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样不但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渐渐地,班风正了,各任课老师也更喜欢上我们班的课了。上下学期的期末评定我们班各科成绩都不断进步,这也让我倍感安慰。
我与时间--岁月沉淀 初心如磐
我希望:我年轻 ,我健康,我潇洒 ,我生机勃勃。引领孩子嗅着文字的芬芳在文字的王国里:小手直举、小脸通红;书声琅琅、积极踊跃;下笔成文、博学善思。
几年来我一直有这样的习惯:1.每天早上利用梳洗时间听同步课堂,把握当天教学的重难点;2.学生阅读的书籍,自己一定阅读;3.坚持每天听书,百家讲坛、纪录片、央视文化类节目、各类名著一直是我的最爱;4.只要有空余时间就观看名师课例。我始终相信:人生学无止境,只有老师有足够的底蕴,才能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我们的课堂才能有该有的语文味。与此同时,我还积极做好教科研工作。几年来,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校级、市级优质课比赛,助推教学不断向纵深处发展。时光不负有心人,近两年,我先后获得河南省书香班级、登封市优秀教师、登封市优质课等荣誉。
我希望我几十年如一日----做一个令学生永远难忘的老师,宽严相济、爱心哺育;做一个与时俱进的语文老师,读书、学习、思考;做一个聪慧的语文老师,走进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做一个散发着语文味的语文老师,昨天、今天、将来,永远做有文化的教育。
静思回首来时路----24个春秋,无怨无悔。未来的跑道上我依然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在一年又一年的教学历程中,我甘之如饴,我踏实无比,我寂静欢喜。爱岗、敬业、正已、爱生,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我定会初心不改,继续追光而行!